Statista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五金工具市场规模超1200亿美元,预计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5%。
其中,电动工具、研磨材料及智能化设备成为核心增长点,建筑、汽车维修、制造业的刚性需求持续驱动行业发展,全球五金工具行业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
大数跨境(观察,近期,世界知名工具品牌Stanley Black & Decker公布其2024年年营收达154亿美元,同比下降3%,但有机收入持平, DEWALT和航空航天紧固件增长势头强劲,延续了五金工具领域的强势增长势头。
STANLEY史丹利于1843年在美国成立,隶属于史丹利百得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WK)是工具和户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在全世界内运营制造设施。
集团在全球建有30多个工具工厂,并获得多项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品类齐全的手动工具和电动工具产品,涵盖卷尺、扳手、钢丝钳、手工具套装、冲击钻、角磨机、电锤、电起子等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全球前五大工具品牌之一,史丹利百得旗下拥有DEWALT、Craftsman、Stanley等知名子品牌,覆盖专业级工具、存储设备、安防系统等多个领域。
Similarweb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独立站月访问量超17w,49%来自直接流量,有机流量占比达41.46%。
地域分布上,美国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份额达44.92%,排行第一;而印度近一个月上涨89.86%位居第二,占比份额达5.56%,预示着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
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TikTok、YouTube、Facebook提高品牌在用户群体知名度,TikTok上主要发布工具使用教程,展示Craftsman工具箱的模块化设计;YouTube以测评视频为主,展示品牌工具性能和实用性;
其次,通过部署Treasure Data等系统,打通分散的全球用户数据,实现动态内容定制。例如,针对职业为木工的用户推送DEWALT系列工具,大幅度的提升品牌曝光及转化。
史丹利百得每年推出1000多款产品,包括DEWALT Flexvolt、Atomic、Xtreme等突破性产品以及2021年12月推出的DEWALT POWERSTACK电池组。近年来,史丹利百得通过搭建STANLEY+Techstars创新生态系统,选择来自世界各地的初创公司,将突破性的制造技术推向市场。
尽管海外五金工具品牌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与卓越的工艺在全球市场上享有盛誉,但国产品牌同样不甘示弱,正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和不停地改进革新的技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中国作为世界五金生产和出口的超级大国,以强大的制造力和产品品种类型,占据全球五金工具产量的75%。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五金制品外贸出口总额为1540.89亿美元,浙江作为五金工具第一出口大省,出口占比超30%。浙江永康拥有超10万商家,4万余家五金工厂,创造了超千亿元工业产值。
海外生活小习惯和高额人力成本,面对房屋翻新、园林修剪等需求,带来手动工具、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等类目增长,海外市场需求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国工具头部品牌出海带来了发展机会。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全球领先的工具企业,年营收达780亿。产品涵盖手动工具、电动工具、工业存储柜、工具柜等,2010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444)。
巨星科技很注重自有品牌的打造,它采取“海外并购+原生品牌”双轮驱动的策略。
另一方面,全力发展原生品牌,如WORKPRO、SWISSTECH等,不仅在线上销售,还成功打入欧美知名工具连锁渠道,为品牌带来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内工具品牌早期以OEM/ODM代工模式为主,现依靠领先的锂电池技术开始发展自主品牌。长城精工、得力、绿林以及Endura力易得等国产品牌也在走向国际市场,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细作,凭借出色的产品的质量与技术创新,彰显国产力量的崛起与辉煌。
五金工具是个与建筑、基建、工业等强依存的行业,大范围的应用于房屋建筑装修、桥梁基础设施建设、工厂建设、矿产开采、汽车工厂、园林绿化等领域。
中国五金工具产业集中在浙江永康、广东中山等产业集群带,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目前五金工具的主要消费市场是欧美和亚洲,然而,新兴市场的崛起也让五金工具市场充满机会,尤其是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推动了对五金工具的需求增长。
尽管产业链完善,但同质化竞争导致价格战频发,利润率普遍低于8%,国内卖家要针对海外地区具体需求做本土化营销策略:
亚太新兴市场:中国、印度等国家受益于基建扩张和制造业升级,需求增速显著;